2012/02/25

Hugo 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



這是最近看得比較興鬆的一部電影。

電影由大導Martin Scoreses 執導,比起他的前作,此電影的娛樂性真的比較強。電影雖然以男童Hugo為名,中文譯名某程度更加為電影增加了一點神秘色彩(事實上有點不對題),然而電影只是借男童修理已逝世父親撿回的機械人,向一代電影人Georges Melies致敬,也帶出Georges為世所逼下的無可奈何。

全片某些拍攝手法頗令我印象深刻,由開首由巴黎全景引入火車站,再於火車站內東穿西梭的一分多鐘,以及拍攝大鐘後齒輪的配合與轉動都使人拍案叫絕。這些手法也許不算是新穎,但看下去也是令人欣賞。

另外,此片娛樂性頗強。除了劇情上特意加上一些比較有趣的環節之外,飾演車站警長的Sacha Baron Cohen應記一功。他是劇中的滑稽角色,透過其認真性格而炮製出不少笑料。

電影說故事的方法雖然富於娛樂性,但是當中亦牽涉了一些嚴肅的話題,尤以Georges Melies放棄電影的一段。內裡提到曾製作超過500部電影的Georges Melies,曾為電影賣掉自己的劇院,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家已經不再接受他的電影,所以他絕望的一剎那燒掉自己的道具,平凡地於車站當一個玩具店的老闆。也許在電影中,這情節只是Hugo為找尋爸爸信息時所發現,然而所說出的是一種人生的無奈,也是夢想被滅的痛苦。

因為這電影很大程度是向舊電影致敬,在這套3D電影中,我們可看到一些著名電影,例如Georges Melies的A Trip to the Moon,也能看到最早的一部電影(我不知道名字)。那最早的電影是拍攝一架火車到站然後駛走,那時的觀眾對電影還沒有了解,當列車向他們駛進的時候,他們都嚇得逃跑,換來的是2012年電影院中的笑聲。故此,雖然說是關於那男孩的電影,最終這只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然,某些位置仍存在問題,如那部機械人只是Hugo爸爸在博物館拾回來,但Hugo卻認定當中含有他爸爸留給他的信息。當然,那機械人能畫出一幅這樣的畫,也是一種奇蹟。雖然劇情未必太合理,但以一套非以劇情為主的電影仔說,這已經是不錯。

其實,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與Hugo的某部份相似,二者都是以小男孩於爸爸一次意外離世後,希望在爸爸的遺物中找尋他留下來的信息帶出故事,前者以描述擁有自閉傾向的小男孩如何從尋找過程中學習與世界接觸、與媽媽、爺爺重建關係,著重內心的成長為主,後者則借Hugo與爸爸為引子,由Hugo在尋找的結果所引伸出故事的重點,所以父子關係的著墨亦不算深。相比之下,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的嚴肅性較強,Hugo則較有娛樂性,適合喜歡輕鬆的朋友和合家歡欣賞。

整體來說,可以一看。

後記:
每次看3D電影總是有一千個不情願,不情願多給幾十元去看一樣不需要的特技,不情願在眼鏡之上再架上3D眼鏡,令自己活像黑暗中的怪胎。然而,在香港這個很商業的社會,沒有什麼影院為了我們這班不帶隱形眼鏡同時又不需要立體享受的觀眾提供2D版合,換來的是不斷托眼鏡的無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