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讀書報告上未曾讀過的書




最近幾天,同事問我有沒有看過讀過關於血友病患者的《海闊天空》。我拿著書本,翻了幾頁,雖有一陣很熟悉的感覺,又不出當中的細節。最後,只能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肯定寫過這本書的讀書報告,但不肯定有沒有看過。」同事聽完,不禁大笑。
香港的學生自小被培養讀的習慣,然而他們最後喜不喜歡讀,根本沒有人理會,反正根據非官方數據統計,大多的學生都是「速讀王」,每年隨時讀上百多本甚至更多的書,而且範圍遍佈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的十大分類,叫很多自稱喜歡讀的人都望塵莫及。
我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物。小時候,學校辦了什麼讀獎勵計劃,看了幾多十本書就有獎狀一張,並依數目分上金銀銅三種。 為免學生只抄書名,老師便準備了一套幾款的工作紙,要求學生分享書中最喜歡的情節(或是人物,或是句子),然後寫上原因,再為每本書評分。雖然扮讀書的難度高了,代價也高了(要做一張工作紙),然而老師擔心的歪風依然未能制止。
每當老師準備收回工作紙檢的時候,所有同學(包括我)也忽爾在一星期「讀上」二十至三十書。老師一個學期檢幾次,全班稍有勤力的同學都成了「速讀王」。為了不落後他人,曾經坐在圖書館或是在家中拿了十幾本書,翻兩翻就根據難度選擇不同題目的工作紙,然後快速地完成。而且,為了不讓老師懷疑,還要拿著月曆,分配不同的讀日期,免得有一天讀了四、五本書的意外發生。
那段日子,我交的報告很多,但真正讀過的很少。在獎勵計劃下,我像所有急功近利的學生一樣,為了拿一些虛名,而練成了「速讀之法」。然後,像所有人一樣,忘記了那些曾被寫過讀報告的書本。
學校一直傳送一個觀念:讀是好的,而且讀得愈多愈好。的確,沒有人能否認讀的好處,然而作為過來人,我並不覺得讀計劃培養了學生讀的興趣。相反,在那種被催迫的時候,學生根本無法真正享受讀的滋味。
在學校裡,老師把讀量化,以書本數目去衡量學生的讀成果,結果很多人為了滿足老師與家長的期望踏進灰色地帶(學生自然有其責任),更甚的是這樣的計劃更讓一些真正喜歡讀的學生無法享受讀,以量為計算準則,只會讓學生放棄研讀一些需要時間思考沉澱的書,轉而選擇一些容易讀的讀物。
無奈的是,學校與老師都對這些讀獎勵計劃樂此不疲,年年推廣,繼續培育一代又一代年輕的速讀王。最後,不但無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更與當初目的背道而馳。


-- 

刊於《有人寫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