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美味情書》(The Lunchbox):錯的過程,對的終點




印度電影The Lunchbox,在香港譯為《美味情書》,嘗試以食入題。眾人以為男女主角因美食結緣,卻發現味道從來不是電影的主調。相反,英文片名提到的飯盒(lunchbox),看似不足掛齒的日常用品,卻是貫穿整齣電影的靈魂。

正如片名所言,故事從一個錯誤的飯盒開始,談的是大城小事。IlaNimrat Kaur)是典型的印度婦女,在家相夫救子,鑽研廚藝,每天為丈夫Rajiv準備飯盒,並透過Dabbawala送至丈夫的公司。因著萬中無一的錯誤,飯盒沒有如預期送到Rajiv的公司,反而落在在政府工作的Saajan FernandezIrrfan Khan)手上。
甫開場,電影就介紹Dabbawala,在馬拉地語中,這解為「運送盒子的人」,是印度獨有的行業。運送員每天早上在各家庭中收集飯盒,經車站合流,火車運送以後,逐一送往目的地。以寥寥幾字形容,看似簡單,然而隨鏡頭走一轉,就詫異於當中的運作,特別運送員的教育水平不高(有指是文盲),全程人手化,也沒有以商業理論作物流管理,卻能維持約八百萬次運送,才有一次出錯的紀錄。儘管觀眾一聽,就忍俊不禁,但如戲中的運送員所言,這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工種,早就成為哈佛商業學院的研究個案。
藉這種絕無僅有的錯誤,透過平平無奇的飯盒,兩個毫無關連的陌生人從此連繫。當Ila發現飯盒錯送,沒有即時與運送員溝通,反之因對方把飯盒吃光而好奇,決定寫信告知對方,而另一邊廂的 Saajan接到信條後,又認真回信。就是這獨特的邂逅,一個喪妻多年的男人,一個正面臨婚姻危機的女人,自此開始了簡短而深入的通信。
搞亂兩個飯盒,本來只是物流之誤,但是導演卻藉著這次的搞亂,以飯盒作為一種關係的象徵,預示了Ila與丈夫之間產生了裂縫。依照Ila第一次看到空飯盒的訝異,就能預料Rajiv平日總吃不完妻子準備的飯盒,對妻子的煮藝不甚欣賞,而他難得稱讚的飯盒,卻是與Saajan掉換了的那個。然而,落在Saajan手上,飯盒總是滿滿的送出,然後空著的回來,連Saajan的同事ShaikhNawazuddin Siddiqui)也對Ila的煮藝也讚不絕口,可知Rajiv吃不完飯盒,並不單是煮藝的問題。諷刺的是,被Rajiv稱讚的飯盒,卻是來自一間小餐館的外賣,這更能突顯夫妻之間的關係危機,當然後來明白了,原來Rajiv有外遇。
因著這樣的陰差陽錯,SaajanIla以飯盒通信,每每淺談生活小事,分享人生智慧,如Saajan藉著在火車上誤以為被非禮的事情,提醒Ila不要相信直覺,反而應該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又如Ila借親人的經歷,勸導Saajan戒煙。雖然二人素未謀面,卻如最好的朋友,互相鼓勵,互相提醒。同樣,信中也提到印度的社會百態,說到生活的艱難,城市的失落,就如Saajan告訴Ila,當很多人透過Dabbawala得到家人飯盒的同時,很多打工仔午飯時,只是在街上買兩隻香蕉充饑。有時候,他們的話題,未必對準對方的需要,然而真摯的交談,讓二人能夠暢所欲言,開闊了雙方的眼界。漸漸地,一直生活淡如清水的二人,開始對生活有了一種新的渴求。
看畢電影,與不少人一樣,總是反覆細味一句:「有時上錯了火車,也能去到正確的終點。」這正是SaajanIla認識的寫照,因著一次的錯誤「相遇」, 漸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這一種改變,未必是二人終成眷屬的浪漫改變,也不是代表他們擺脫社會的艱難,但是他們卻同樣願意在固有的生活困局中踏前一步,Saajan不再沒有目的地生活,而Ila也決意離開她的丈夫。

同樣,人生如是。很多時候,若然只聚焦目前,很容易因際遇不似預期的平坦,當中稍有差池的偏離航道,或是白行幾趟,而讓人氣餒,繼而憂心忡忡。然而,他日事後回望,那種些微的脫軌,也許就是成就現在人生的轉拭點。這樣的經歷,不是電影獨有,而是很多人也曾經歷,就如在外地旅行時,總有機會看錯地圖,走錯了路,上錯公車,惹來麻煩,但是兜轉的過程,就讓我們看到很多沒有預期的風景,遇到很多沒想過碰見的人。最後,去到目的地,收穫也許更多。很多時候,錯誤的過程,不是直接成就錯誤的結果,而是在沒有既定軌跡的情況下,讓人畫出更多的可能性。


刊於《評台》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