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2

《未夠秤》:挺身,是因為無法再沉默



最近,總是覺得現在的香港,有一點「分裂」。正當考評局在文憑試,要求考生就「必要的沉默」續寫時,就有人因為無法沉默,而走上街頭,投身於社會運動。

2010年,是香港政治的醒覺期。一場反高鐵運動,興起了一班八十後,也激活了長久的政治冷感,將「政治」重新置於社會的討論之上。兩年以後,反國教運動的展開,八十後的一代成為前輩,由一班九十後接棒揸大旗。

英國導演Matthew Torne在這特別的政治氣候下,以兩位未足十八歲的社運參與者為題,拍了一齣紀錄片,取名為《未夠秤》。主角年紀雖小,卻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們一個是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另一個是社民連的馬雲祺(馬仔)。
雖然同樣投身社運,二人的接觸面卻是全然不同:黃之鋒是學民思潮的召集人,走在鎂光燈前,帶領組織,號召群眾,與不同政黨、政客會面,提供社會的另一個可能性;相比起來,馬仔低調得多,他站在人群之後,依著其政黨的方針,負責籌劃不同的運動,預備物資,以一個小角色,去達至理想的社會。導演曾於訪問中總結,黃之鋒有一種「知識分子式的理念」,而馬仔卻是重情感上的關懷,有一點卻是肯定的,即便二人的名聲不同,達到的效果不同,但是在推動社會發展上,同樣重要。
紀錄片的籌備從2011年開始,拍攝期橫跨了影響深遠的2012年,並以反國教為主要框架。導演也許不曾想過,反國教運動的熾熱,也沒有想過當年依然未成名的黃之鋒,最終成為站在公民廣場,號召市民通宵佔領政總的學生領袖。看著電影,一路走來,是一個個無法預料的奇蹟,也有很多難以想像的打撃,但《未夠秤》像是香港近年的政治回顧剪輯,把這獨特的時刻一一記下。
拍了約二百個小時的影像,最終剪輯成現在兩小時的版本,紀錄了很多鮮為人知的事,其中一段是學民思潮,與當時仍未當選的梁振英會面,要求他對是否推行國教的立場表態。當黃之鋒介紹過自己,坐在一旁拿著一支筆、一張紙(當時還沒有拎摺凳)的梁振英,帶著其招牌笑容問:「可不可以再講一次,你來自什麼組織?」「學民思潮,是一個學生的組織。」「學民思潮是哪個『民』?」鏡頭下的梁振英,問得輕挑,也一貫地答非所問。然而,歷史是弄人的,當日不被認知的黃之鋒以及學民思潮,卻在梁振英剛上任不足幾個月,為他一個管治危機,真正如海報所言以「四両撥千斤」。
看著影片,見證他們前行,走過的路卻不平坦。當年僅得十四、五歲的黃之鋒,經常面對不同的傳媒,也受著很多打壓,如被竊聽的疑雲、建制派人士的針對,以至某些媒體的抹黑;同樣,馬仔因以激進的方式抗爭,而被拘捕,面對審判。然而,他們沒有因阻撓而放棄,相反繼續在不同議題上發聲。
一次又一次的以未夠秤的一群為運動的主軸,不禁讓人發問:其他人,又或是其他以民主為目標的政黨在哪?七十年代,就說抱著難民心態,強調「功利家庭主義」,不談政治,但為什麼今天,各人即使視香港為家,卻仍然選擇隱身、沉默,甚至讓步,以致未夠秤的一班,被迫年輕當家,在兼顧學習之餘,成為抗爭的中堅的一群,反過來帶領群眾?
這齣紀錄片,藉著追蹤兩個少年的行動,記下了行政長官的候選人的明爭暗鬥、梁振英當選,以至反國教集會的日子,側寫香港從2011年到2012年的變化:見證香港從有(各種自由)到冇,以至從冇到有(來自西環的明顯干預、警察的刻意維穩)。2012年,回歸十五年了,若以此片視為一個中期檢討,是令人失望的。看完電影,心情激動,好像倏然一過,香港不同了,舊日賴以自豪的,漸被僭食消失。作為香港人,《未夠秤》是一齣無法錯過的電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