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2

記我們被偷走的車廂


(Photo:Naomi Sun


昨天,《蘋果》再一次影文並茂地報導一宗港鐵車廂的衝突。全片約五分鐘,拍著一個操鄉音的女人帶著兒子,拖著行李箱佔霸了三個座位,繼而在車廂內飲食。旁邊有人提醒,卻觸動女人的神經,起初推說只是小孩子的問題無謂深究,之後情緒漸越激動,說旁人不是警察又不是特首根本無權罵她,時至後期她更站起來叫旁人打她,又多次以粗口問候周邊的人。
對香港人來說,這類的短片並不陌生。這些年來,類似的短片瘋傳過一次又一次。這些衡突多從坐車爭位、車廂內飲食之類的小問題引起,小問題當然不代表正確,只是平日港人多如局長所言習慣包容接受。不過,隨著情況愈來愈嚴重,看不過眼偶爾善意提醒的乘客多了。也許當中有人接受了,所以沒有話題性,便沒有短片流出。不論如何,現在流出的版本,被提醒的一方多是老羞成怒,周遭的人忍不住插口幾句,當事人又更加激動,引起一齣齣鬧劇。

這些片段被放上網上,推至報章報導,網民瘋傳,不斷留言大罵不講理的肇事者,閒時加上幾句嘲諷取笑對方口音不正,把單一事件放在兩地矛盾之上。從網上的反應所見,輸家看似是肇事者,被人拍了短片,還遭到各人痛鬧,但是離開網絡,細心一想,輸家根本不是那班肇事者,而是一眾香港人。
肇事者即或對此極為不滿,對是次旅行經驗的印象大打折扣,但幾日過後,他回到原居地便能再次重新生活,過著他們從前的日子。然而,對於香港人來說,這些事不是偶一為之,而是隨著與內地人交流頻繁,所謂的文化差異,從開門爭位至三個人坐兩座位(或是兩個人佔三座位),隨處飲食以至在車廂就地解決,甚至事後留下排泄物,都是無了期地發生。今天與這個罵得面紅耳赤,後日又再其他人以其他方式再次觸動香港人漸漸敏感的神經。

記得在文化矛盾仍未到達白熱化的階段,地鐵車廂即或擠滿了人,各自插著耳機(還沒有到智能手機的年代),但算是相安無事,還能享受那沒有多餘空間的寧靜。甚或自由行的初期,車裡縱有不守規的人,但是卻沒有如此的大模廝樣。現在的車廂裡的氣氛長期緊張,有時避得過衝門的人,也避不過一個個行李箱,偶夾著這類的衝突,每每把車廂空間的狹窄換成了人與人之間隨時點燃的火花。
有時,坐港鐵的問題不盡是多等一班車、兩班車,又或是被逼接受它忽然故障,而是在車廂內早就成為一種被逼與差異共存的地帶,而香港人沒有選擇的餘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