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1

《不是白痴》:被視而不見的一群


30分鐘的鮮浪潮短片計劃的參賽作品,拍成一齣能在戲院放映的82分鐘長片,獨立導演蔡敬文僅花了六萬元就完成新作《不是白痴》。低成本的製作,但容富有深度,以一對活在社會邊緣的母子為主角,探討他們面對的問題,談制度,也談社會。

電影細分為三章,呈現著這對母子的面對困境──第一章談阿力(何駿怡),他是智障人士,三十幾。即便他能自行出街,但藉著財爺曾俊華向市民派發六千元的新聞為楔子,發現阿力是在生活上,仍然無法自顧;第二章談力媽(陳麗雲),滿頭銀髮,仍然為照顧阿力勞心勞力,卻患上未期癌症,剩餘的日子不多,生活的擔子愈發艱難,同時愈來愈擔心阿力的將來。單看這兩章,電影是悲觀的,他們二人是「被隔離」的,縱然住在密度甚高的大廈,以至人流很多的舊區,除了社工之外,他們幾乎沒有相熟的鄰居、朋友。即或阿力有其他兄弟姊妹,關係還是極為疏離,阿哥甚至視阿力為戲弄的對象。

然而,第三章是轉拭點。力媽在世的時間倒數,即使時有吵架,又或是仍有話未曾講,一家人終於吃了十多年來的第一頓飯,總算解開了一些的心結。力媽最擔心的阿力開始有新的生活,在工場工作得愉快,也終在力媽離開之前,成功入住院舍。最後的一幕,第三次拍著單車前輪,這是阿力成長的標記。這次不再東歪西倒的移動,直線的,穩定的,向前邁進,明在跌撞之後,阿力終於學懂踏單車,圓了力媽的心願,得以成長,能照顧自己。

電影以阿力和力媽的故事,揭示了智障人士在社會生活的困難。在電影的中段,導演談到舊事物的消逝。在香港這個生活節奏急促,講求新潮、效率的社會,智障人士是社會的邊緣,總是格格不入;同樣,方枘圓鑿的還有舊事物。所以,十多年後,人面依舊,面目全非,空地起了高樓,大石圍了欄杆,巴士開了冷氣,一切在大多人眼中看為理所當然,但阿力與力媽的眼中,卻是如此唏噓。而且,明了弱勢社群無法跟隨社會的節奏。面對社會的改變,新的事物與他們無法搭配,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的適應,這是他們的限制。當阿力與力媽數著環境的不同時,一方面是感概(與一般人對舊事物消逝的感概不同),同時表達了他們與社會之間的距離。

另外,導演藉著電影點出制度上的問題,指出政府對智障人士的關懷不足。智障人士輪候院舍的時間長得離譜,平均等候81個月,而阿力更是卻等了96個月。而且,阿力是因著力媽身體的狀況,得以「排快隊」,在短時間獲得床位。可想而言,政府的資源如何不足,對智障人士以致他們的家庭有多大的影響。


也許,阻於成本的關係,電影仍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如有的畫面拍得粗糙,在大銀幕裡尤是明顯。但總的來《不是白痴》得欣賞,很地道,很平實,拍出一個邊緣家庭面對的問題。可惜的是,上映的戲院只得一間,場數也很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已經剛剛完了所有的放映。但是,期望電影能再於其他場合播放,讓更多人關注到這個城市很多存在,卻被視而不見的問題。

刊於《評台》

---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chingszechue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